新加坡1965年獨立時是個低收入國家,自然資源有限,缺乏基本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
幾十年后,情況大為不同。新加坡已是亞洲較富有國家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崛起為該地區表現較好的物流樞紐。
從數據上看一目了然。今天,新加坡這個國土狹小的城市國家是世界較大轉運集裝箱港口所在地,與全球600多個港口相連。新加坡樟宜機場被評為世界上較好的機場,每周有飛往330個城市的約6800次航班。較后,新加坡這個島國的貿易額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5倍。
構建互聯互通
新加坡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前瞻性公共政策與私營部門廣泛參與的雙管齊下。這一經驗可為尋求改善物流網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參考。讓我們看看成功的三項關鍵因素:
與其他主要交通樞紐相比,新加坡本地市場相對較小。建立與全球數百個目的地的高頻互聯互通并非自然而然,而是積極的擴張政策使然。
作為上述工作的一部分,新加坡民航局與其他130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航空運輸協定》,以增加航班連接數。同樣,港口也與航運公司緊密合作,打造世界較密集的海運網之一。新加坡與30多個貿易伙伴建有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網,以增加其進入主要市場的機會。這就激勵了整個物流鏈的公司都在新加坡經營業務,因為它們知道可以借助頻繁與可靠的互聯互通快速抵達全球市場。其實,高頻互聯互通有時可讓貨物通過新加坡更快到達目的地,比直接運輸還快!
創新的基礎設施和流程
隨著時間推移,新加坡物流業建立了世界優異的基礎設施和流程。新加坡始終想在前面,針對物流鏈每一環節的未來發展制定了數項舉措。
在下一代港口2030項目完工后,新加坡港吞吐能力將達6500萬標準集裝箱,使其成為世界較大的綜合港口。 新加坡正在探索無人駕駛的自動導航車輛,利用智能傳感器檢測運輸異常狀況(例如海盜),也通過數據分析預測交通擁堵點。
在航空業,新加坡計劃將機場容量翻一番,鼓勵航空貨物通過專門的基礎設施和流程在新加坡中轉,還為時間敏感型貨物設有機場物流園,為保鮮貨物提供冷鏈中心,以及為適應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活動而提供地區快遞服務。員工也接受定期培訓,確保能跟上新技術的潮流,具備處理各類貨物的合適技能。例如,機場的一個冷鏈中心是世界上首先個被授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獨立驗證優異中心藥品物流認證”的藥品貨物中轉地。
為促進貿易,新加坡在1989年出臺了世界首個“國家單一窗口”,數字化和簡化了貿易許可審批流程。在這個平臺上有超過35家政府機構,這要求整個政府將思路從“控制貿易”轉為“便利貿易”。如今,許可證可在幾分鐘內用一個電子文件電子化批準。盡管如此,每批貨物可能涉及整個供應鏈的更多參與方和文件,從制造商到物流公司,到貿易金融公司,再到消費者。加強版“國家單一窗口”目前正在籌備,以便盡量將企業對企業的諸多交易納入單一數字平臺。
鼓勵私營部門參與
政府認識到將私營部門納入政策決策的重要性。隨著時間推移,港口和機場運營商逐漸公司化,確保其持續響應行業需求。自公司化以來,港口運營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的貨運量翻了幾番,在全世界投資了約40個物流集散地。越來越多的私營部門競爭激勵了行業參與者的商業靈活性,有助于新加坡物流業更有效率。
政府還通過確保有利的投資環境和為私營部門參與制定合適的激勵措施,吸引了投資者來新加坡。如今,世界25大物流公司中有20家在新加坡管理其全球或地區業務。這么多重量級選手匯聚于此,也激勵了本地公司效仿國際標準。
在批準公共投資之前,政府還鼓勵與私營部門進行廣泛磋商,以確保建設的基礎設施將滿足現實的業務需求。此外,政府鼓勵私營部門投資補充型基礎設施。例如,新加坡新翔集團和聯邦快遞等私營部門運營商投資了冷鏈中心和地區貨物快遞服務等航空貨運設施,而政府幫助建立這種投資的商業案例,一起解決挑戰,這樣投資將對私營部門具有商業意義。強大的私營部門伙伴關系確保這些舉措在商業上長期可持續,不會成為公共資金的負擔。
這三項因素――互聯互通、基礎設施與流程以及私營部門參與――營造了一個綜合生態系統,使物流業能夠茁壯成長。新加坡的成功表明,如有前瞻性的遠見和強大的決心,一個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也可以成為率先的物流樞紐。我們希望新加坡的故事也能激勵其他新興經濟體!
移民政策更新快,網站中的項目可能更新不及時,較新移民政策項目請咨詢洲際移民顧問確認。注:本文僅作為疑問解答參考,不涉及具體投資建議。由于移民政策的時效性和變動性較大,如需了解全新移民政策請咨詢在線客服或微信電話聯系我們的專業顧問。
出國移民找洲際移民,我們是一家專注為高凈值圈層、高端商旅層、精英教育群體、全球化企業發展等人群提供出國移民服務的公司,擁有30余人的專業移民團隊,一對一為您服務,助您快速去往心儀國家!
顧問熱線:+86 18676798478
顧問微信:18676798478(備注官網)
點擊咨詢移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