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英國脫歐留下的750億歐元財政缺口,歐盟各成員國在剛剛結束的歐盟峰會上吵起來了。
2020年2月21日,歐盟特別峰會在布魯塞爾舉行,主要討論2021年至2027年的長期預算案,這是英國脫歐后歐盟各成員國首次舉行歐盟峰會。
峰會結束后,各大媒體紛紛刊出以下報道。
《金融時報》:各成員國無法為預算案達成妥協,歐盟峰會陷入僵局
《衛報》:歐盟峰會破裂,各領導人難以找到辦法去填補英國脫歐后帶來的750億歐元缺口
《EuroNews》:針對長期預算案的討論,歐盟峰會無果而終
《每日郵報》:英國脫歐使歐盟陷入預算困境,奧地利、丹麥、荷蘭、瑞典等歐盟成員國拒絕出資,來填補750億歐元的的預算“黑洞”。
誰來填補英國脫歐留下的預算“黑洞”
2018年,英國作為凈支出國給歐盟貢獻了174億英鎊,但這其中包含花費在英國境內的歐盟項目的支出,以及會退還給英國的“退款”(Rebate)。
扣除英國境內支出和“退款”后,數據顯示英國脫歐將實際給歐盟造成每年超過100億歐元的缺口,即七年總計750億歐元。
之所以是七年,是因為歐盟的預算機制是以七年為周期的“多年財政框架”(MFF),每七年需要制定一次預算,下一個周期是2021年至2027年。
歐盟的預算用于資助整個歐盟的政策和發展計劃,范圍從發展農村地區、維護安全、促進人權、解決移民危機、氣候變化等。
歐盟絕大部分資金由成員國直接貢獻,貢獻份額按照各國GNI和增值稅收入的比例計算。
不過這樣的方式勢必會帶來“干得多吃得少”的問題,比如被稱為“節儉四國”的荷蘭、奧地利、瑞典和丹麥這次又開始抱怨“付的多拿得少”的問題。
因為怎么花錢,歐盟各成員國吵得不可開交
面對英國脫歐帶來的750億歐元的財政缺口,歐盟主席希望富裕的西歐和北歐國家以身作則,多拿一些出來。
但作為凈支出國,“節儉四國”(FrugalFour)奧地利、丹麥、瑞典和荷蘭卻要求歐盟縮減預算,將預算上限控制在歐盟經濟總量的1%之內,并將更多資金分配到技術和氣候變化等新政策領域。
據報道,奧地利、丹麥、荷蘭、瑞典四國領導人已經明確表示,拒絕填補英國脫歐留下的財政缺口,會議進程也因此陷入僵局。
荷蘭首相馬克·呂特直接表示,他不打算在較新的預算案上簽字。
對此,捷克總理安德烈·巴比什認為,如果“節儉四國”拒絕提供資金,那么“繼續峰會毫無意義”。
雖然“節儉四國”帶頭反對,但從歐盟慷慨的救濟中受益的成員國,卻非常支持新預算案進一步擴大,并繼續引進大幅度農業補貼和發展援助。
包括葡萄牙、波蘭、西班牙和希臘、匈牙利、意大利在內的15個成員國不希望縮減預算。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本周發表講話稱:“節儉四國”太過于小氣了。
簡單來說,富裕的西歐北歐國家希望縮減預算,不想再花錢補貼窮國了,但大部分相對貧窮的成員國卻希望他們繼續多承擔一些,再接著為自己提供補貼。
在此之外,德國比較關心氣候變化方面的預算,而法國則希望為聯合防御投入更多資金,各方出發點始終無法統一。
報道指出,這場爭執突出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英國脫歐引發的動亂之后,歐盟內部仍在大量問題上存在分歧,
包括北部和南部國家之間、東部和西部國家之間、發達和欠發達經濟體之間。
不過,作為歐盟兩大領頭羊之一,法國總統馬克龍則指出,“這些分歧一直存在,我們不需要讓英國來背鍋。在10年前的金融危機期間,這些分歧就存在,在移民危機期間它們也存在,而現在,我們又在預算問題上看到了它們的存在?!?/p>
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無奈地表示:“由于各方分歧太大,這場歐盟峰會沒能達成協議,只能以后繼續討論?!?/p>
峰會召集者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說:“圍繞預算的談判總是很艱難,尤其是英國脫歐后留下了600億~750億歐元的資金缺口。很不幸,今天我們無法達成一致,我們需要更多時間?!?/p>
對于這場無果而終的峰會,歐盟官員也警告各成員國說,如果各國到年底依舊沒有達成協議,歐盟將不得不凍結2021年以后的大部分項目。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時間已經非常緊迫,如果今年內達不成一致,有可能未來7年就沒有預算,沒有資金來支持‘伊拉斯謨計劃’、科研活動、區域發展和邊境管控等?!?/p>